比亚迪回应“不智能”:自研大模型、3nm芯片统统上车,自主泊车领先

电动化独孤求败的比亚迪,开卷智能化了。刚刚开了一场关于 " 智能 " 的发布会,这在比亚迪历史上是首次。王传福亲自布道了产品、体验、理念。

电动化独孤求败的比亚迪,开卷智能化了。

刚刚开了一场关于 " 智能 " 的发布会,这在比亚迪历史上是首次。

王传福亲自布道了产品、体验、理念。

既是技术积累展示 ,更重要的是回应外界尖锐的质疑:

之前比亚迪为什么被认为 " 不智能 "?

现在的比亚迪有哪些智能?

今后比亚迪要怎么 " 智能 "?

比亚迪智能化,体验如何?

比亚迪重中之重展示的,是融合泊车、高速、城区 NOA 的智能驾驶能力。

腾势 N7 首发搭载,智能车参考刚刚体验过:

从整体表现上来说,比亚迪这套名为 " 天神之眼 " 的高阶智驾系统,无论在城市还是高架上,体验主打平稳,几乎没有急促的启动或刹停。

深圳坪山区近 50 公里城市 + 高架混行,只在出现了一次左转被恶意别车时提示接管。

当然比亚迪规划院的工程师们也很坦诚,目前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还依赖高精地图,并且系统针对体验路线有过提前优化和特调。

某种程度上是 " 半开卷考试 "。但也能从细节看出实力,比如对于占道、违停、施工区等异常路况,避让动作干净利索,且时机拿捏精准,难以分辨是系统在开还是人类老司机的能力。

这至少表明," 天神之眼 " 高阶智驾系统的实时感知和规控能力上,是领先的。

另外,比亚迪负责智能驾驶的规划院工作人员告诉智能车参考,这套系统完全自研,没有其他供应商参与合作,今年大热的 BEV 模型 + 占用网络技术,也在持续投入,"2024 年肯定能实现上车 "。

第二项着重展示的,是泊车能力。自主泊车、代客泊车这些不稀奇,比亚迪这次整了个狠活:易四方泊车:

极其狭窄的侧方车位,四轮电机独立扭矩控制,实现单个车轮锁死,其余三个做 " 圆规运动 ",横摆进车位。

大马路上表演这一套,绝对是整条街最靓的仔,废点轮胎怕什么。

第三项能力是比亚迪的智能座舱系统。

首先是比亚迪的 DiLink 能够实现生态全打通,意思是车辆交付就能在车机下载使用安卓系统一切应用,不用等待适配、OTA。

之前有质疑比亚迪之所以能做到开放生态的车机,是因为直接采用手机芯片,没用主流车规方案,有功能安全的担忧。

但这次,官方给出了解释,比亚迪座舱芯片是跟 " 头部供应商 " 订制产品,型号没透露,但制程很先进。

3nm 智舱芯片上车,比亚迪是全球首个。

除了生态应用,语音唤醒响应时间仅需 300ms 级。1000+ 项核心车控功能 100%覆盖。底层技术,比亚迪依然强调全自研,包括车控对话引擎、超精度唤醒技术、座舱自适应声学模型,以及 NLP 自然语言理解算法、自研 ASR 语音识别、自研离线语音引擎等等。

还有一个重点,比亚迪自研大模型——璇玑 AI 模型,也上车了。交互层面,可以帮助用户指定计划,并灵活考虑节假日、天气、补能充电条件 等等,也能实现帮用户收发邮件,总结会议摘要等等功能。

智驾、智舱、泊车之外,比亚迪还释放了 " 技术鱼池 " 中的其他储备,比如方向盘解耦(不是线控转向)秒变游戏车、完全取消转向刹车物理机构,仅用扭矩控制实现相应功能的易四方概念车:

与大疆联合研发的车顶无人机库,能实现自动收放、换电池、跟车拍摄、自动成片等等功能:

总结一下比亚迪展现出的智能化能力。

首先是智驾,城市 NOA 能力已具备,但开城、落地速度,仍然受制于高精地图。不过老王承诺,2024 是智驾大年,要上十款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,智驾普及的门槛,也会进一步降低。

自主泊车层面,本来难度就不算高,各家都玩出了花。但易四方泊车一出,用极致电控技术降维打击了所有产品,而且护城河极深,友商难以复制,真正 " 遥遥领先 "。

最后是智能座舱,能力和体验,已经不输任何头部新势力。而且比亚迪走了一条很新的路,全生态支持,车机芯片制程追平手机芯片,行业首次。

而且这些能力都是现货,除了旗舰仰望品牌,腾势 N7 及后续车型也都具备:

关于车型和对应的智能化配置,官方透露,带激光雷达,有城市 NOA 能力的高阶智驾,今后 30 万以上车型标配,20 万以上车型选配。

比亚迪智能化,实力如何?

王传福总结,比亚迪的智能化,尤其是智驾能力,是 " 行业第一梯队的 "。

并且未来计划还要再投 1000 亿研发。而比亚迪每年净利,在百亿级。

至于为什么会出现 " 比亚迪智能化不行 " 的质疑,比亚迪的二号人物、工程院院长廉玉波这样解释:

过去几年行业里关于智能化的定义在发生变化,最早期大家把智能化过于狭义化了,认为智能化就等同于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,后来逐步进化为把智能驾驶和智能化划等号。

实际上,在比亚迪看来,智能化的定义非常宽泛,从整车架构到智能座舱再到智能驾驶都属于智能化范畴。

老王也在发布现场重新澄清解释了之前引起热议的 " 忽悠 " 言论,他说目前仍然认为无人驾驶在法规和技术上是极不成熟的,但高阶智能驾驶竞速已经开始,比亚迪无比重视。

大概 4 年前,王传福第一次喊出 " 电动化上半场,智能化下半场 ",现在,比亚迪交出了下半场答卷:

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——璇玑架构。

由一脑、两端、三网、四链组成。

一脑,即中央大脑,参与和主导智能车的一切感知、决策、执行。

比亚迪自研自造,兼容多种 SoC 芯片,还能通过芯片解耦带来算力的扩充。主控芯片的 AI 模块为通用 GPU 架构,搭配模块化设计,能够实现存算的任意分配,按照功能需求调整算力方式,做到无缝切换和适配未来的算法模型,让汽车功能实现快速迭代和进化。

目前比亚迪智驾最强配置是双 Orin,搭载于仰望车型。但王传福透露,未来还会有 1000TOPS、2000TOPS 的芯片上车。

目前来看,也只有英伟达 " 芯皇 "Thor 这一款产品有这样的参数,并且 Thor 还是舱驾一体化,也支持比亚迪 " 一脑 " 架构。

当然还是要等官宣。

两端,即车端 AI 和云端 AI,两端实时协同部署,实现快速 OTA 和迭代升级。

车端 AI 模型基于车主驾驶个性化的特点,实现单车数据小闭环,带来车内的最优配置。云端 AI 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和推理,迭代新功能,优化老功能。

同时,为了更好地加强璇玑 AI 大模型的训练,比亚迪还自建了 AI 超算中心。

三网,即车联网、5G 网、卫星网,三网融合。

车联网的高、低速通信,与 5G 网高带宽低延时的优势,以及卫星网无盲区的特性相结合,车辆信号无死角全面覆盖。

之前吉利旗下的极氪、领克,包括华为系的多款车型,都搭载了卫星通话技术,现在比亚迪也实现 " 卫星上车 "。

四链,即传感链、控制链、数据链、机械链。其中传感链是整车的感知系统,包含了数百种物理传感和多模态算法的软传感,让车辆做到联动多维传感器,融合感知车辆信息。

控制链是重中之重,也就是其他新势力、自动驾驶公司强调的 " 软件算法能力 "。中央大脑根据各域控制器优势,采用比亚迪自研的大模型决策控制算法,预测各类工况下的风险车辆、驾驶轨迹、变道意图等,并采用蒙特卡洛算法提升决策方案搜索效率,生成安全、可靠、舒适的驾驶决策。然后借助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,对动力、底盘、车身进行精准控制。

当经过拥堵或施工路段,还能通过全域协同的智慧决策,让车辆能快速锁定并规划最优路径,同时精准响应执行,实现灵活超车、变道,提高通行效率。

数据链是比亚迪智能化数据底座,来自数百万辆量产车,同时利用车端大模型实现数据挖掘,并在云端自动打标挖掘有价值场景。璇玑 AI 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库来自于此。

机械链是包括易四方、云辇、DMO 等独特技术的执行系统。

这些就是比亚迪全部智能化实力全景。

可以看出比亚迪强调的是全车智能,并且和自身的电控优势紧密结合。

研发端看重全栈技术的自研能力,包括底层电子电气架构、超算集群、车联网、执行机构等等。

王传福说,产品策略以安全为一切前提,不贸然上车不成熟的智能化技术。

比亚迪,智能了吗?

先说结论:智能车,比亚迪造出来了。

而且不仅仅在百万级的仰望,三十万级的腾势、方程豹,以及后续王朝海洋等等都以 2024 为节点,排队量产上车。

并且仅从产品体验的角度考虑,比亚迪站稳了第一梯队。

但核心的问题:比亚迪智能化实力到底怎样,还没有确切答案。

比亚迪对智能化的足够重视,以及作为车企对智能化有通盘布局的考虑。

但这一次,并没有展示体系化的研发能力,重点放在产品、方案、体验。

包括特斯拉、蔚小理,以及头部智能化供应商过去近十年的实践证明,智能车的竞争的核心,无论智驾、智舱还是如今的大模型,最终全都落在数据。

数据规模、处理方式、利用效率,以及为数据 " 炼丹 " 提供基础的算力、开发工具等等这些关键点,比亚迪一笔带过,没有展开。

能力的直观数据、先进方法、前瞻理念这些,也没看到。

" 数据闭环 " 能力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好理解,但却是 " 懂智能化 " 最直接的证明。

毕竟车圈有太多 " 供应商方案改个名字就算自研 " 的例子。

比亚迪已经喊出 " 东拼西凑,凑不出整车智能 ",大家一定会对核心的软件算法、数据闭环能力更加关注。

毕竟今日智能化硬件高度成熟、同质化,几个巨头级供应商统治市场,比如英伟达、高通、速腾、禾赛等等。

而底层架构对于头部玩家更是没有难度,不是竞争的核心技术点。比亚迪有璇玑,吉利有浩瀚,长城有 GEEP,小鹏有扶摇,小米有摩德纳 …

智能化体验的差异化、高低之争,最终要在 " 软实力 " 上决胜负。

对了,之前马斯克 " 点赞 " 比亚迪没软件能力的贴子,大家纷纷猜测比亚迪会不会回应,以及怎么回应。

现在答案很明了:

不用多说什么,BYD" 技术鱼池 " 里没露过面的 " 大鱼 ",再放出来几条。

One more thing

智能化、新能源浪潮在中国、全世界起势,但几年间,一个激烈的争论从来没停过:

智能化跟电动化有必然联系吗?燃油车实现不了智能化吗?

有的观点旗帜鲜明的打出 " 智能化 ≠ 电动化 ",认为是产业政策和舆论裹挟行业投入新能源,剥夺了用户选择权。

王传福首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:

电动化是基础,真正做好智能车,不是敲敲代码就行。跟造房子一个道理,如果没有电动化基础,智能化就是 " 危房 "。

换句话说,之前智能化喊得再大声,电动化基础不牢,以后也得地动山摇。而已经拿下了全球电动化世界冠军的比亚迪,现在基础稳固地来推进智能化了。

所以比亚迪在智能化也成为世界冠军,可能吗?需要多久?
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。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,皆为无意。如您是字体厂商、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,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,请联系我们,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!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,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,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,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!敬请谅解!
相关阅读
  • 最新芯片代工厂商降价的原因及产业影响分析

    最新芯片代工厂商降价的原因及产业影响分析

    自2022年下半年至今,受半导体整体市况不佳、终端需求疲软、供应链持续去库存影响,晶圆代工厂的整体产能利用率一直处在低位运行。近期,由于旺季拉货效应未持续发酵、车用与工控芯片不再短缺、以及IDM厂自有新产能开出等利空冲击,晶圆…

    2分钟前
  • 中科海芯荣获“芯片先锋奖”——引领RISC-V创新潮流,共筑开源芯片新篇章

    中科海芯荣获“芯片先锋奖”——引领RISC-V创新潮流,共筑开源芯片新篇章

    喜大普奔!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开放指令生态(RISC-V)联盟2023年年会上,中科海芯凭借在RISC-V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创新能力,荣获了备受瞩目的“芯片先锋奖”!

    3分钟前
  • Yole预测2024年的芯片世界

    Yole预测2024年的芯片世界

    Yole近日指出,芯片行业已成为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明星。这一趋势将在2024年持续下去,可能会改变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格局。尽管技术进步在头部芯片供应商之间创造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,但2023年也强化了光刻(ASML)和晶圆代工(TSMC)这两个关…

    4分钟前

栏目精选